畢業年 |
姓名 |
題名 |
指導教授 |
101 |
許朝祺 |
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理性神觀念的發展脈絡 |
王世宗 |
101 |
邱柏翔 |
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
(1784-1825) |
李文良 |
101 |
郭珮君 |
《金光明經》的護國思想與古代日本國家:以天武朝為中心(673-686) |
周伯戡 |
101 |
黃富奎 |
梁武帝佛教孝道觀:在傳統中國政治文化中的突破與困境 |
周伯戡 |
101 |
黃怡君 |
西漢武帝時期「省官」的變化及其原因 |
閻鴻中 |
101 |
李峙皞 |
「自由」的再詮釋:格林思想及其時代 |
楊肅献 |
101 |
李協展 |
《孔子家語》彙校及其故事版本研究 |
閻鴻中 |
101 |
黃智新 |
博林布魯克的政治策略(1726-1738) |
楊肅献 |
101 |
林盈君 |
漢代的衣冠禮俗 |
劉增貴 |
101 |
蘇婉婷 |
節日的想像與實踐——明清重陽節的文人活動與
詮釋 |
陳熙遠 |
101 |
呂雅婷 |
秦與漢初律令反映的親屬關係 |
李貞德 |
101 |
陳冠宇 |
宋代的地方攝官問題 |
梁庚堯 |
101 |
蔡佩玲 |
記事、人稱與女性作器:西周時期殷人家族器銘
研究 |
閻鴻中 |
101 |
樂羽嘉 |
新聞自由在中國的傳遞與實踐——以董顯光和馬星野為中心 |
趙綺娜 |
101 |
黃彥儒 |
西晉禮制秩序中宗室諸王之地位 |
甘懷真 |
101 |
王瑋筑 |
十九世紀北臺灣大坪溪與上坪溪流域之族群社會與國家 |
李文良 |
101 |
胡馨怡 |
唐代前期山東士族的科舉活動和文學參與 |
陳弱水 |
102 |
陳建元 |
約書亞.塔克論自由貿易與美洲革命:一種對啟蒙思想史的研究 |
楊肅献 |
102 |
毛元亨 |
宋代江浙的稻米徵買時程 |
梁庚堯 |
102 |
吳宛臻 |
摩西.孟德爾頌與啟蒙運動 |
楊肅献 |
102 |
李志鴻 |
六至七世紀初東亞的王權與佛教 |
甘懷真 |
102 |
李靜慧 |
從贈禮到封鎖: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對北部山區原住民的認識與控制(1895-1909) |
周婉窈 |
102 |
施昱丞 |
「本史跡以導政術」:柳詒徵的文化史書寫 |
閻鴻中 |
102 |
馬斐力 |
新文化運動知識分子的新時間意識與現代性的重新定義:以陳獨秀與梁漱溟為例 |
吳展良 |
102 |
商哲雅 |
禁淫詞:明末清初人欲論述與禁書政策 |
王鴻泰 |
102 |
張大偉 |
馬雅各醫生在台的傳教工作(1865-1871) |
楊肅献
周婉窈 |
102 |
張尹寧 |
禽鳥之微,不可通於政治乎——鷹與滿洲政治文化 |
陳熙遠 |
102 |
張佑如 |
皮耶爾.貝爾(Pierre Bayle)關於宗教不寬容的反思 |
楊肅献 |
102 |
陳冠辰 |
明清時期于謙的形象演變與民間信仰 |
李孝悌 |
102 |
黃昱翰 |
重把乾綱握?——滿洲國帝制之成立與時人認識 |
周婉窈 |
102 |
黃庭碩 |
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與政治——以楊吳、南唐為
中心 |
陳弱水 |
102 |
劉育信 |
地理認識及其流變——以中國海洋文獻的大食概念為例 |
陳宗仁 |
102 |
劉昱妤 |
托馬斯.潘恩(Thomas Paine, 1737-1809)的北美經驗及其政治經濟學 |
楊肅献 |
102 |
歐陽宣 |
秦稱戎狄——秦人的文化形構剖析 |
杜正勝 |
102 |
謝仁晏 |
祀典之外——明清北京天壇管理研究 |
陳熙遠 |
103 |
楊可倫 |
社會主義的城市課:大躍進時期上海市編教材與
教學活動 |
王遠義 |
103 |
饒以德 |
從雲南到泰北: 一九五零年代中國內地會傈僳族
傳教工作的轉向 |
古偉瀛 |
103 |
王歆伃 |
論基督教神愛世人觀念在中古法律上的體現 |
王世宗 |
103 |
石昇烜 |
何處是居延?——居延城建置反映的漢代河西經營進程 |
邢義田 |
103 |
宋彥陞 |
以儒為帥:北宋統兵文臣傳統的建立(1004-1085) |
方震華 |
103 |
李丞家 |
南進.殖民——戰國晚期的秦南郡 |
杜正勝 |
103 |
林琮舜 |
臺灣史研究在高中教科書中的落實與落差 |
周婉窈 |
103 |
洪尚毅 |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與邊塞漢簡所見漢代的
塞尉與城尉 |
邢義田 |
103 |
宮啟崴 |
唐代門蔭制度與門蔭入仕者研究:以唐高祖至唐玄宗時期墓誌中的衛官、齋郎、挽郎與兩館生為中心 |
陳弱水 |
103 |
張詔韋 |
春秋時期的東夷與淮夷——以「外藏椁」墓型為主的考察 |
閻鴻中 |
103 |
許芝瑋 |
宋代官員的丁憂與起復 |
梁庚堯 |
103 |
許逸涵 |
從法國大革命到光榮革命——埃德蒙.柏克的1688 年革命詮釋 |
楊肅献 |
103 |
陳育麒 |
宜蘭水難的環境背景與「拜駁」(pai-poh)儀式的形成 |
周婉窈 |
103 |
陳雅琳 |
理本大同:康有為的大同思想 |
王遠義 |
103 |
陳漢璋 |
國軍正規陸軍整編與編餘官兵之安置(1945-1947) |
陳永發 |
103 |
陳儒玉 |
希臘羅馬時代自然法概念的演變 |
王世宗 |
103 |
楊承叡 |
宋代官員對於農業依賴商業的認知——農本主義的反思 |
梁庚堯 |
103 |
劉牧菁 |
一生知向何人家:以洛陽為中心的唐代女性生活 |
陳弱水 |
103 |
韓 蕾 |
英國浪漫運動的特質及其發展困境 |
王世宗 |
103 |
韓翔中 |
由義和團事件論英國對華政策特質 |
王世宗 |
103 |
李柏賢 |
晚清北臺灣的義倉與地方社會——以「明善堂」
為例 |
李文良 |
104 |
小西將太 |
臺灣慰安婦的歷史——析論社會想像與口述材料之間的關係 |
周婉窈 |
104 |
吳鴻誼 |
十六世紀葡西旅行者眼中的「大明」——一個民族誌的視角 |
陳慧宏 |
104 |
李孟衡 |
從朝鮮、滿州間的逃人刷還問題看十七世紀東北亞國際秩序變遷 |
甘懷真 |
104 |
李筱萱 |
唐代的佛教文化與女子之孝 |
陳弱水 |
104 |
林立婷 |
從人奶到奶粉:臺灣哺育習慣變遷原因之考察
(1895-1989) |
周婉窈 |
104 |
胡芷嫣 |
敘事作為歷史:公元1126年姚平仲劫寨事件 |
宋家復 |
104 |
袁偉杰 |
論氣化宇宙觀與清代史學化思想的新趨勢——
以王夫之、戴震、章學誠的思想為中心 |
吳展良 |
104 |
許 滸 |
全體大用:朱子道學之基本構成方式 |
吳展良 |
104 |
曾沅芷 |
布爾戰爭對霍布森帝國主義理論的影響 |
楊肅献 |
104 |
雷岱騰 |
比喻的政治功能:毛澤東的比喻與1957年的整風、反右運動 |
陳永發 |
104 |
鄭宇晴 |
科學鳥類學的建立——約翰.雷《鳥類誌》之自然史觀 |
陳慧宏 |
104 |
鄭皓文 |
二戰回憶錄與1960年代法國歷史記憶的轉折——以《被遺忘的士兵》為例 |
周樑楷 |
104 |
蕭世偉 |
同在樂園裡——從臺南鹽水聖神堂壁畫討論天主教本地化議題 |
古偉瀛 |
104 |
謝佩珊 |
國民黨自新政策與自新人員 |
陳永發 |
104 |
黃若瑤 |
「丑角劇之爭」——18世紀中葉法國音樂生活與
音樂評論的形成 |
秦曼儀 |
105 |
文宇軒 |
7至8世紀唐朝與突厥爭奪農牧混合地帶 |
甘懷真 |
105 |
王天駿 |
中共在中央蘇區的國家建構經驗(1927-1934) |
陳永發 |
105 |
吳曼竹 |
乾隆朝的官修國史 |
王汎森
葉高樹 |
105 |
林欣穎 |
從賢妻良母到執銃敢鬥:戰爭期臺灣女性軍事訓練之研究(1937-1945) |
周婉窈 |
105 |
林榮盛 |
邊緣人與新政權:清初福建漳浦藍理及其時代 |
羅士傑 |
105 |
施宇洋 |
戰前日本海軍的研究——以對美七成論為中心的
探討 |
楊典錕 |
105 |
徐 鉞 |
唐代後期劍南地區軍鎮之研究 |
甘懷真 |
105 |
張俊麒 |
吉野作造對國家主義之超越歷程:以修養為視角 |
顏杏如
徐興慶 |
105 |
張哲僥 |
隋至唐前期河套地區的治理制度 |
甘懷真 |
105 |
廖晏顥 |
世德堂本《西遊記》與晚明宗教折衷運動 |
宋家復 |
105 |
廖權修 |
新潮流系與八○年代臺灣民主運動 |
陳翠蓮 |
105 |
歐陽廷杰 |
錢牟異同——錢穆與牟宗三之朱子思想詮釋的比較研究 |
宋家復 |
105 |
薛名秀 |
貞節、國家與地方社會:清代節孝祠研究 |
衣若蘭 |
105 |
蘇育成 |
從再起到挫折——兩宋之交舊黨復權的政治史考察(1104-1142) |
方震華 |
105 |
林紋沛 |
清末至日治初期來臺西方人建構的臺灣知識——
以李仙得與達飛聲為中心 |
呂紹理 |
106 |
王文昕 |
日治時期台灣媒體中的營養知識——以蛋白質為
中心 |
呂紹理 |
106 |
江坤祐 |
晚清福建的鹽政改革 |
邱澎生 |
106 |
李盈佳 |
戰後臺灣的郵票與黨國認同之形塑(1945-1992) |
周婉窈 |
106 |
林子喬 |
戰國秦漢理想官制中的數字概念 |
甘懷真 |
106 |
林正和 |
日治時期芝山巖事件與其精神轉換之研究 |
呂紹理 |
106 |
康 傑 |
陶行知的個人觀及其社會改造(1917-1936) |
王遠義 |
106 |
郭淨仁 |
對真實的熱情?中國共產黨調查文化的形塑與實踐(1930-1949) |
羅士傑 |
106 |
郭瑞音 |
南宋時期秦檜評價的演變 |
方震華 |
106 |
曾明德 |
瑯嶠十八社頭人卓杞篤家族與恆春半島族群關係之變遷(1867-1874) |
周婉窈 |
106 |
曾婉甄 |
由紅轉綠?康納利社會共和主義思想研究 |
楊肅献 |
106 |
游祉瑜 |
諸珍異饌,食醫調護——《飲膳正要》中的食治、食養與食禁 |
張嘉鳳 |
106 |
馮業帆 |
經濟學家艾爾弗雷德.馬歇爾的歷史意識 |
周樑楷 |
106 |
鄭宏興 |
從印尼到馬來亞的「最近道路」:馬來亞共產黨
建黨背景及其歷史意義 |
王遠義 |
106 |
黎冠忠 |
中國青年黨的意識形態(1924-1928) |
王遠義 |
106 |
賴國峯 |
《國史大綱》的「士人政治論」 |
閻鴻中 |
106 |
瞿正瀛 |
漢晉之際益州政軍領導者及其社會背景 |
陳弱水 |
106 |
羅忱蕾 |
交織的旅程:李文藻與乾嘉考據學的關係 |
王汎森 |
107 |
黃均鎮 |
嶽麓秦簡奏讞文書之文書格式與審理型態研究 |
閻鴻中
劉欣寧 |
107 |
謝宗佑 |
民變、豪強與官府:十九世紀臺灣林萬掌家族的
發展 |
李文良 |
107 |
林 佳 |
明清醫家對楊梅瘡的認識 |
張嘉鳳 |
107 |
樊俊朗 |
國民黨在香港的組織、活動與困境(1949—1970) |
陳永發 |
107 |
李思儀 |
二二八事件期間雲嘉南地區青年學生的反抗行動 |
陳翠蓮 |
107 |
施厚羽 |
邇於戎事:晉唐之間女性的戰爭參與 |
李貞德 |
107 |
鄧淑瑜 |
跨越陸地邊界與海洋的「人流」與「物流」:以英屬北婆羅洲斗湖為例 |
鍾淑敏 |
107 |
簡嘉葒 |
1930年代閻錫山「土地村公有辦法」之探討 |
王遠義 |
107 |
廖希正 |
槍枝在臺灣原住民社會中的傳佈、受容與官方管制(1700s-1920) |
周婉窈 |
107 |
鄭庭鈞 |
《近思錄》與朱熹思想的發展 |
宋家復 |
107 |
林瑞愷 |
媽祖與水客:南天宮與戰後蘇澳地方社會的重構 |
羅士傑 |
107 |
鄭凌霄 |
清代閩江流域木材貿易研究 |
陳國棟 |
107 |
洪麗崴 |
從東亞到美洲:16、17世紀西班牙史料中的陶瓷 |
李文良
方真真 |
107 |
黃子瑋 |
宋代筆記的編纂操作──以《東齋記事》、《澠水燕談錄》以及《蘆浦筆記》為中心 |
宋家復 |
107 |
林昇達 |
羈縻之義:漢宣帝和光武帝的南北匈奴政策 |
閻鴻中 |
108 |
朱德恩 |
天學與認主學:明末清初天主教及伊斯蘭教人性論會通比較 |
羅士傑 |
108 |
丁 平 |
殖民地臺灣的文化再編:從史蹟保存到歷史建構(1924-1941) |
周婉窈 |
108 |
王仲任 |
如何呈現歷史人物的動機——以鄭成功教材研發
為例 |
林慈淑 |
108 |
馬學毅 |
《補漢兵志》與宋元學者的漢代兵制研究 |
閻鴻中 |
108 |
孫 瑩 |
蔣中正與黃埔信仰:戰後臺灣威權崇拜之建構 |
羅士傑 |
108 |
張芯瑜 |
清日政權轉換期間臺中社會的變化 |
李文良
張隆志 |
108 |
彭奎翰 |
探究式教案研究與研發——以劉邦和親外交為課題 |
林慈淑 |
108 |
游琇茹 |
美援對臺灣的災害救援——以八七水災為例 |
陳翠蓮 |
108 |
黃鈺棠 |
唐末五代女性的政治活動(875-960) |
方震華 |
108 |
黃鈺翔 |
嘉慶朝黃河下游的治理與清中葉治河危機之因應 |
陳國棟 |
108 |
楊景堯 |
三至八世紀雲南東部的政治關係 |
甘懷真 |
108 |
鄧沛力 |
形構「女界」:從《中國新女界雜誌》論晚清女性國族主義 |
衣若蘭
連玲玲 |
108 |
盧明宏 |
清代中臺灣烏溪兩岸漢人社會之比較研究(1723~1895) |
李文良 |
108 |
謝曉菁 |
明末女將沈雲英的留名與塑造 |
衣若蘭 |
109 |
黃文信 |
「闢佛」與「合儒」之間:清初天主教士人張星曜的思想歷程 |
陳慧宏 |
109 |
張郁沛 |
戰前臺人日常生活裡「外食」與「內食」 |
呂紹理 |
109 |
詹前倬 |
楊起元的師承與學術 |
宋家復 |
109 |
沈雪晨 |
「多元」與「一體」: 費孝通民族理論與中華民族觀之發展 |
吳啟訥 |
109 |
張瑜庭 |
母儀天下:漢代皇后觀的形成與書寫 |
李貞德 |
109 |
謝家偉 |
東臺灣的物產流通與管控(1600-1915) |
周婉窈 |
109 |
杜冠穎 |
元代族群分類的演變 |
陳熙遠 |
109 |
龐志豪 |
鴉片戰爭前後中葡在澳門的關係 |
王遠義 |
109 |
陸熳琳 |
六朝隋唐的儀容研究——一個醫療史的角度 |
張嘉鳳 |
109 |
周美霞 |
戰後台灣國軍政工制度與軍隊控制 |
陳翠蓮 |
109 |
蔡旻遠 |
知識分子的人際關係與政治選擇——以胡適為中心(1917-1924) |
黃克武 |
109 |
李旻恆 |
早年的蔣百里(1882-1922) |
王汎森
王遠義 |
109 |
林文正 |
泰雅族北勢群的部落變遷:從開山撫番到殖民治理(1874-1930) |
周婉窈 |
109 |
阮思瑀 |
識別金石:美國礦物學在晚清的傳播與再生 |
洪廣冀
陳慧宏 |
109 |
梁家逕 |
「文人論政」的「理想」與「困境」——以新記〈大公報〉「社評」(1926-1949)為探討對象 |
黃克武 |
109 |
黃東凱 |
猛男的誕生:近代中國肌肉知識與運動型男體的浮現 |
黃克武 |
109 |
洪群哲 |
反共與學術:從「匪情研究」到「中國大陸問題研究」 |
陳翠蓮 |
110 |
倪紹恩 |
清代南臺灣的養濟院與乞丐管理(1684-1804) |
李文良 |
110 |
程偉恆 |
中華民國政府在澳門:以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為中心的探討 |
李君山 |
110 |
莊毓婷 |
美援與戰後台灣農村的家政推廣(1950-1979) |
呂紹理 |
110 |
林柏安 |
一氣通下上:清乾隆年間甘肅的蠹捐與冒賑 |
陳熙遠
葉高樹 |
110 |
陳羿彣 |
捕捉自然:約翰・詹姆斯・奧杜邦和《美國鳥類》 |
劉巧楣 |
110 |
黃宥惟 |
駐軍、劃界與設縣:康熙年間的臺灣治理議論 |
李文良 |
110 |
梁文昶 |
中國國民黨對政治犯之改造:以山西反省院為例 |
王遠義 |
110 |
黃煒富 |
清代鑾儀衛的體制運作與人事管理 |
陳熙遠 |
110 |
李定榮 |
搶救平津學人之研究(1948-1949) |
李君山 |
110 |
潘育文 |
英國政府對中國教案的應對及其影響:從鳳山教案到天津教案(1868-1870) |
陳慧宏 |
110 |
陳至忻 |
園林與佛寺:清初臺灣官紳的交誼及其場所的重整 |
李文良 |
110 |
洪煜翔 |
南北朝佛教的神異文化與社會傳播 |
陳弱水 |
110 |
薄東倞 |
試論孟德斯鳩的中國專制體制——以黃宗羲的反君主專制思想為參照 |
王遠義 |
110 |
張慧君 |
家族、儀式與地方權力網絡的鞏固——以彰化縣竹塘鄉垓坮普渡為例 |
康 豹 |
110 |
施天宇 |
北宋中原地區的士人族葬 |
方震華 |
110 |
吳昌峻 |
新教傳教士的中國宗教觀:《中國叢報》的「異教」 |
陳慧宏 |
110 |
戴心儀 |
「再造歷史現場」:1895年南臺灣火燒庄戰役 |
李文良 |
110 |
林聖峰 |
美援物資的運用與經濟政策:以小麥和麵粉為例(1950-1961) |
陳翠蓮 |
110 |
黃若涵 |
台灣寺廟中的「日本神明」——以義愛公信仰為討論中心(1923-2018) |
羅士傑 |
110 |
黃佩雯 |
近代吉隆坡華人社會權力結構的轉變——以仙四師爺宮為中心 |
康 豹 |
110 |
魏平安 |
白山、黑水與赤焰:再論東北決戰時國、共的戰略成敗 |
王遠義 |
110 |
蘇祐慶 |
六朝荊揚對立格局再探 |
甘懷真 |
110 |
吳大衛 |
重尋盟友:趙宋君臣對故遼勢力的討論與招納
(1126-1164) |
方震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