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年 |
姓名 |
題名 |
指導教授 |
91 |
李君山 |
全面抗戰前的中日關係——自九一八至青島事件 |
李守孔 |
91 |
孫慧敏 |
建立一個高尚的職業——近代上海律師業的興起與頓挫 |
陳永發 |
91 |
高郁雅 |
國民黨的新聞宣傳與戰後中國政局變動(1945-1949) |
林能士
胡平生 |
91 |
張崑將 |
日本德川時代「至孝」與「純忠」思維的典型——以陽明學與兵學為中心 |
黃俊傑 |
91 |
許佩賢 |
台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 |
吳密察 |
91 |
陳宗仁 |
東亞海域多元勢力競爭下雞籠、淡水地位的轉變(1400-1700) |
曹永和
黃富三 |
92 |
李福鐘 |
新民主主義時期(1949-1956)中國共產黨的私營工商業政策 |
陳永發 |
92 |
金仕起 |
論病以及國——周秦漢方技與國政關係的一個分析 |
杜正勝 |
92 |
洪進業 |
具象與抽象——從形制到觀念的秦漢服飾之研究 |
葉達雄 |
92 |
洪麗完 |
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台灣中部平埔族群之歷史變遷(1700-1900) |
王世慶 |
92 |
張幸真 |
台灣知識社群的轉變——以台北帝國大學物理講座到台灣大學物理系為例 |
李永熾 |
92 |
楊 翠 |
鄉土與記憶——七O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 |
李永熾 |
92 |
劉燕儷 |
唐代的夫妻關係——以禮律規範為中心 |
高明士 |
93 |
宋惠中 |
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變遷——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的個案分析 |
徐 泓
劉翠溶 |
93 |
郭耀力 |
商戰與大同在進步的時代——清末民初滬、津的商會(1904-1927) |
劉翠溶 |
94 |
王仁祥 |
人倫鑒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 |
阮芝生 |
94 |
林志宏 |
民國乃敵國也——清遺民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的轉變 |
古偉瀛
王汎森 |
94 |
張藝曦 |
王學、家族與地方社會——以吉水、安福兩縣為例 |
王汎森 |
94 |
陳元朋 |
舉箸常如服藥——本草史與飲食史視野下的「藥食如一」變遷史 |
杜正勝 |
94 |
謝昆恭 |
先秦知識分子的歷史述論 |
葉達雄 |
95 |
王立本 |
國共內戰在西北(1945-1949)——從陝西鏖兵到蘭州對決 |
胡平生 |
95 |
吳啟訥 |
新疆——民族認同、國際競爭與中國革命, 1944-1962 |
陳永發 |
95 |
張文昌 |
唐宋禮書研究──從公禮到家禮 |
高明士 |
95 |
曾品滄 |
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 |
黃富三 |
95 |
黃玫茵 |
唐宋間長江中下游新興官僚研究(755~ 960A.D.) |
高明士 |
95 |
蔡宗憲 |
南北朝交聘與中古南北互動(三九六─五八九) |
陳弱水 |
96 |
吳雅婷 |
移動的風貌——宋代旅行活動的社會文化內涵 |
梁庚堯 |
97 |
呂世浩 |
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 |
阮芝生 |
98 |
周敘琪 |
明清家政觀的發展與性別實踐 |
林維紅 |
98 |
林韻柔 |
五臺山與文殊道場——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形成與發展 |
陳弱水 |
98 |
楊俊峰 |
唐宋之間的國家與祠祀——兼論祠祀的「中心化」 |
陳弱水 |
98 |
廖宜方 |
唐代的歷史記憶 |
陳弱水
甘懷真 |
99 |
王安泰 |
再造封建——魏晉南北朝的爵制與政治秩序 |
陳弱水
甘懷真 |
99 |
張 遠 |
清中期北京梨園花譜中的性別特質建構 |
林維紅 |
99 |
葉言都 |
台海分治初期兩岸報業之比較分析(1949-1958) |
胡平生 |
99 |
葉泉宏 |
抗美援朝後勤作戰研究1950-1953 |
陳永發 |
99 |
趙立新 |
南朝士人的仕宦途徑與僚佐官歷 |
陳弱水
甘懷真 |
99 |
趙潤昌 |
先秦諸子對周代政教傳統的挑戰與回應 |
甘懷真 |
99 |
鄭雅如 |
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 |
李貞德
甘懷真 |
100 |
查 忻 |
荷蘭改革宗教會在十七世紀臺灣的發展 |
曹永和
古偉瀛 |
100 |
陳思宇 |
冷戰、國家建設與治理技術的轉變:戰後台灣宏觀經濟治理體制的形成(1949-1973) |
陳永發 |
100 |
黃裕元 |
日治時期臺灣唱片流行歌之研究——兼論一九三○年代流行文化與社會 |
吳密察 |
100 |
蕭明禮 |
海運興國與航運救國:日本對華之航運競爭(1914-1945) |
黃富三
陳慈玉 |
100 |
賴玉玲 |
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以臺灣中北部邊區社會的治理為例(1722-1920) |
許雪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