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臺大歷史學系
 
 
 | 首頁 | English | 臺灣大學 |
臺大歷史系 臺大歷史系 臺大歷史系
 
   
  最新消息
  系所介紹
  系所成員
  修讀規定
  招生入學
  學生資訊
最新消息 活動紀實
 
學術活動紀實
  講論會紀實
  系友活動
  師生活動
  教研平台
  臺大歷史學報
  出版品
  系訊電子報

 

 

 
項次 學術活動紀實  
202401月~06 202307月~12 202301月~06 202207月~12 202201月~06
202107月~12 202101月~06 202007月~12 202001月~06 201907月~12
201901月~06 201807月~12 201801月~06 201707月~12 201701月~06
201607月~12 201601月~06 201507月~12 201501月~06 201407月~12
201401月~06 201307月~12 201301月~06 201207月~12 201201月~06
201107月~12 201101月~06 201007月~12 201001月~06 200909月~12
20117月~12
趙國華老師:中國孫子學的歷史考察


趙國華老師:中國孫子學的歷史考察

  • 時 間:2011.12.30
  • 演講人:趙國華 先生 /華中師範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客座教授
  • 主持人:閻鴻中 先生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中國古代文明新探索系列演講】徐少華老師:春秋時期漢淮地區青銅器分期與墓葬斷代概述


【中國古代文明新探索系列演講】徐少華老師:春秋時期漢淮地區青銅器分期與墓葬斷代概述

  • 時 間:2011.12.27
  • 主講人:徐少華 老師/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
  • 主持人:呂世浩 老師/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謝東寧先生:走出東德─美國劇作家如何呈現九零年代德國文化與性別思維的轉變


謝東寧先生:走出東德─美國劇作家如何呈現九零年代德國文化與性別思維的轉變

  • 時 間:2011.12.20
  • 主講人:謝東寧 先生/《我的妻子就是我》導演
  • 主持人:花亦芬 老師 /臺大歷史系教授
  • 座談會在謝東寧導演簡單的自我介紹中開始。謝導演留法多年,鑽研表演藝術中「身體」的概念與運用。對他而言,「看戲」其實是一種儀式性的集體行為,而非孤獨的個人行為。戲劇讓一群人在劇場中相遇,這群人的身體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會共同處在黑暗之中,但這群人的情感與思想卻能夠盡情地隨著舞台上的演員遨遊在另一個沒有侷限、沒有拘束的時空之中。如果說,走入劇場看戲和走入電影院看一場電影同樣是讓身體處於一個黑色的盒子、讓思想移轉到另外一個時空的話,那麼,看戲和看電影究竟有甚麼區別呢?謝導演認為,劇場的魅力在於戲劇並非完全寫實地呈現其所指,在戲劇中,更多的是象徵性的意象,而這些意象是觀眾必須要透過想像力來加以具象化的...(全文連結)(本文為歷史三B98103046林盎然同學撰寫)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楊南郡老師:「從田野到文獻」專題演講


楊南郡老師:「從田野到文獻」專題演講

  • 時 間:2011.12.16
  • 主講人:楊南郡 老師/國立東華大學名譽博士
  • 主持人:周婉窈 老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楊南郡博士是臺灣登山界先行的傳奇人物,他開啟「臺灣百岳」登山熱潮,也是從登山中看見原住民部落與古道遺跡文化價值的第一人。在古道踏查之餘, 楊 博士積極從事日治時期人類學及博物學者著作的翻譯工作,將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鹿野忠雄等人浩繁的報告及作品譯為中文,為後人重現日治時期的原住民相關文獻史料。而其投入半世紀歲月踏遍臺灣群峰、深入偏遠部落、遍訪高山部落遺址,將歷史文獻調查及翻譯輔以縝密且詳盡與田野調查工作,顯現 楊博士對學術研究投注的熱情與執著...(詳細活動報導請參閱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東亞文化交流研究入門」研習營

「東亞文化交流研究入門」研習營
  • 時 間:2011.12.15-16
  • 講師(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甘懷真 / 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曹淑娟 / 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曹景惠 / 臺灣大學日文系助理教授
    陳慧宏 / 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蕭麗華 / 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Paul Bailey / 英國杜倫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人文學部中國學項目主任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Paul Bailey教授演講

Paul Bailey教授演講
  • 時 間:2011.12.13、15
  • 主講人:Pual Bailey /英國杜倫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人文學部中國學項目主任
  • 主持人:古偉瀛 老師 /臺大歷史學系教授
  • 講題一:CULTURAL CONNECTIONS IN A NEW GLOBAL SPACE: Li Shizeng and the Chinese Francophile Project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新全球空間的文化交流:李石曾與20世紀初的中法親善計畫)
  • 講題二:Globalisation, Labour and the Vagaries of Historical Memory: The Case of the Huagong in World War One France(全球化、勞工與歷史記憶的反覆: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華工」為例)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中國古代文明新探索系列演講】 徐少華老師:安徽蚌埠雙墩與鳳陽卞莊兩墓銅器及文化特徵——關於年代與史實的再認識

【中國古代文明新探索系列演講】 徐少華老師:安徽蚌埠雙墩與鳳陽卞莊兩墓銅器及文化特徵——關於年代與史實的再認識
  • 時 間:2011.12.10
  • 主講人:徐少華 老師/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
  • 主持人:閻鴻中 老師/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艾明如老師: The Lucky Ones: Immigrant Brokering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American Middle Class

艾明如老師: The Lucky Ones: Immigrant Brokering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American Middle Class
  • 時 間:2011.12.9
  • 主講人:艾明如 老師 (Prof. Mae Ngai)/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
  • 主持人:趙綺娜 老師 /臺大歷史學系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教授艾明如(Mae M. Ngai)於十二月九日下午在台大歷史系演講。演講內容主要討論一位十九世紀下半葉從廣東到美國舊金山打工的華人趙洽(Joseph Tape),如何落地生根,努力融入(acculturated)美國社會,成為美國最早的華人中產階級的經過。當時白人媒體稱他們一家人為「美國化的中國人」(Americanized Chinese)。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對他們家融入美國社會造成很多困難,例如加州最高法院著名判例 Tape v. Hurley, 1885就是趙洽為他女兒受教權上訴到加州最高法院的故事。趙洽一家人也因為他們的雙語及雙文化背景,變成中國或華人社群與美國社會、制度溝通的管道。趙洽善用這獨特機會,攢聚財富,藉此提升他們在美國的社會地位。他們既是中、美兩個社群中的權勢中人,也是邊緣人。趙洽一家的經驗與大多數十九世紀華工經驗不一樣。艾教授的研究已經出版The Lucky Ones: One Famiy and the Extraordinary Invention of Chinese America,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0)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東亞碑刻史料解讀工作坊

臺灣世界史討論會 Prof. Adam Fox
  • 時 間:2011.12.9
  •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計畫: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
  • 協辦單位:早期中國史研究會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文化交流史平台工作坊--交流有道此為梯(三)】 黃一農老師:e-考據時代對文史學界的衝擊:以紅樓夢研究為例

【文化交流史平台工作坊--交流有道此為梯(三)】
  • 時 間:2011.11.25
  • 主講人:黃一農 老師 /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 主持人:古偉瀛 老師 /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 黃老師首先說明目前古書資料庫檢索、線上期刊論文及電子書資料量非常龐大,遠遠超出過去史家所面對的,大量資料庫的出現已改變史學研究方式。不同的使用者即使面對相同的資料庫,研究結果也會大不相同。黃老師以其近年研究紅樓夢的經驗為例,分享自己如何一步步運用地方志、書畫、書法、滿文等資料庫,以及他如何利用人脈、網路資源等方式,發現新證據、新問題,希望藉此鼓勵同學勇於運用新思維,做出好的研究。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謝世忠老師:地域的融合與心域的跨越--北海道愛努族的境遇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 時 間:2011.10.31
  • 主講人:謝世忠 老師/臺大人類學系教授
  • 主持人:甘懷真 老師/臺大歷史學系教授兼主任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謝老師首先從人類學、考古學角度介紹愛努族的文化及歷史發展,再討論日本政府自1899年制定「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1997年頒布「愛努新法」,至200866日正式承認先住民族,這一百多年愛努族自我定位的轉變。最後謝老師分析目前愛努族遭遇到的土地、民族認同及文化保存等問題,並與在場人士一同討論,氣氛相當熱烈。
杜維運老師主講:文明史的展望

杜維運老師主講:文明史的展望
  • 時 間:2011.10.13
  • 主講人:杜維運 老師/前臺大歷史系教授、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
  • 主持人:古偉瀛 老師/臺大歷史系學教授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本系特邀前臺大歷史系教授、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杜維運老師蒞系演講。杜老師長期致力中國史學史及中西史學比較研究,撰有多本重要著作。此次演講主題為「文明史的展望」,內容精彩,學生輩及學孫輩聽眾出席者眾,互動熱烈。
  • 演講摘要 :
    人類的歷史必須是一部文明史,歷史的真價值亦在於是文明史。綜觀數千年的中外歷史,有時文明燦爛,有時罪惡叢生,期望文明史的出現有待大思想家與大史學家並肩問世。
    大思想家涵育文明,為人類訂出是非、真偽、善惡的標準,使人類逐漸由野蠻走向文明。
    大史學家精選歷史事實與真相,英雄豪傑之外,多選謙虛的大眾、有貢獻的小人物,使其進入歷史,同時多選文明事項,如思想的精華、文學、史學、科學、藝術的成就,使其進入歷史的叢林,如此寫成的歷史,豈不是燦爛的文明史?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三浦秀一教授主講:王門歐陽德的學問及其會試程文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三浦秀一教授主講:王門歐陽德的學問及其會試程文
  • 時 間:2011.10.11
  • 主講人:三浦秀一 教授/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
  • 主持人:鄭吉雄 教授/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 歐陽德(1496-1554),曾以吏部左侍郎身份擔任明朝會試主考官,並依照當時慣例,做了幾篇模範答案,收錄於其文集。本文試圖沿著歐陽德的學問足跡解析其思想狀態,及其如何在程文中表達自己思想,進而解明王門人士倡導的師說理論在社會傳播的具體情況,以及證明科舉相關資料對明代思想研究的有用性。
韓森 先生(Prof. Valerie Hansen)主講:絲綢之路新史

韓森 先生(Prof. Valerie Hansen)主講:絲綢之路新史
  • 時 間:2011.10.6
  • 主講人:韓 森 先生Prof. Valerie Hansen/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系
  • 主持人:許雅惠 老師/臺大歷史學系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本系邀請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森 先生(Prof. Valerie Hansen)演講,韓森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唐宋社會史、中國絲路社會文化史,此次主講題目為絲綢之路新史,現場出席眾,反應熱烈。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徐興慶老師主講:讀《東アジアの時代性》:兼談跨領域研究、國際共同研究如何可能

《史原》主辦研究生討論會 游逸飛先生主講:秦始皇究竟統一了什麼?里耶「秦更名方」研究
  • 時 間:2011.9.21
  • 主講人:徐興慶 老師/臺大日文系教授
  • 主持人:甘懷真 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本次演講由日文系徐興慶老師針對貴志俊彥、荒野泰典、小風秀雅共編《東アジアの時代性》(溪水社,2005)一書提出心得報告。徐老師分別以如何解釋東亞、「東亞」的時代性、「東亞」的對等化問題、「東亞」論的變動場域及範疇等面向,說明並比較不同時代、觀點的學者對「東亞」的認知及相關研究。最後徐老師以東亞的日、韓、中國成功的個案,提出跨領域研究、國際共同研究如何可能,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相關討論。
【臺大文學院「臺灣太平洋研究中心」】日文史料學術座談會 王學新 老師 主講

【臺大文學院「臺灣太平洋研究中心」】日文史料學術座談會
  • 時 間:2011.7.19
  • 主講人:王學新 老師/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研究員
  • 主持人:周婉窈 老師 /臺大歷史系教授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本次座談為文學院臺灣太平洋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為人類學系童元昭老師)成立後首次舉辦的學術活動,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研究員王學新老師主講,歷史系周婉窈老師擔任主持。王學新老師譯著等身,投入臺灣總督府檔案之翻譯研究已有十六年。座談中,王老師分享投入總督府檔案翻譯研究的過程,並為大家分析檔案運用上的若干注意事項,例如投入檔案研究的條件,以及日治前期(1903)之前和之後的資料差異等等,王老師也準備許多實際的檔案影像,並加以解讀。與會人士包括圖書館陳雪華館長、原民會孫大川主委、利氏學社杜樂仁神父,以及人類學系、音樂研究所及外校各系師生。在互動問答時間,大家也針對日文史料翻譯研究的傳承與組織工作進行熱烈的討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構、研究人員和師生投入其中。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鄧志松老師主講:Google Earth 與歷史、地理時空資料整合:以孫中山一生的革命行旅為例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 時 間:2011.7.4
  • 主講人:鄧志松 副教授/臺大國發所
  • 主持人:甘懷真 教授兼主任 /臺大歷史系
  • 活動公告:按此連結
  • 講者以孫中山的革命行旅為例,探討GIS(地理資訊系統)與歷史學跨界合作的可能性。GIS為地理學結合電腦科技發展的資料庫系統,著重於空間資訊的蒐集、統整、展示與分析。講者以GIS的理念統整與孫中山有關的歷史文物,內容除孫中山一生的行跡紀錄外,還包括歷史照片、數位化的文物影像、以及相關歷史事件說明等。透過 Google Earth 動態展示功能,突顯史料的空間因素,藉此再現歷史,並尋求重新詮釋歷史的可能。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製作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6319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1號  No.1, Sec. 4, Roosevelt Road, Taipei, 106319, Taiwan, R.O.C.
電話 (Phone):+886-2-33664700~5 傳真號碼 (Fax):+886-2-2362-0028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