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臺大歷史學系
 
 
 | 首頁 | English | 臺灣大學 |
臺大歷史系 臺大歷史系 臺大歷史系
 
   
  最新消息
  系所介紹
  系所成員
  修讀規定
  招生入學
  學生資訊
最新消息 活動紀實
 
學術活動紀實
  講論會紀實
  系友活動
  師生活動
  教研平台
  臺大歷史學報
  出版品
  系訊電子報

 

 

 
項次 學術活動紀實  
202401月~06 202307月~12 202301月~06 202207月~12 202201月~06
202107月~12 202101月~06 202007月~12 202001月~06 201907月~12
201901月~06 201807月~12 201801月~06 201707月~12 201701月~06
201607月~12 201601月~06 201507月~12 201501月~06 201407月~12
201401月~06 201307月~12 201301月~06 201207月~12 201201月~06
201107月~12 201101月~06 201007月~12 201001月~06 200909月~12
20101月~6
「中國經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 時 間:2010.6.28-29
  • 主辦單位:美國羅格斯(Rutgers)大學、臺灣大學歷史系、中文系
  • 協辦單位:吉林大學
  • 會議說明:本系與中文系、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孔子學院合辦「中國經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已於2010628、29日美國羅格斯大學舉行。本系由「中國學術思想史」教研平台負責辦理。本次會議共邀請日本、新加坡、中國與本地等二十多位學者一同參與。本系閻鴻中先生、中文系鄭吉雄先生以及羅格斯大學詹富國先生 (Dietrich Tschanz)為研討會三位籌辦人。本系衣若蘭先生也應邀出席會議。二天的會議圓滿成功,對於環繞中國經典的歷史、哲學與文學的探討,有豐碩且創新之貢獻。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夏伯嘉院士專題演講:利瑪竇與辟佛


夏伯嘉院士專題演講:利瑪竇與辟佛

  • 時 間:2010.6.25
  • 主講人:夏伯嘉 先生/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講座教授
  • 主持人:劉巧楣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中研院院士夏伯嘉先生為著名歐洲近代史與文化交流史專家,現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講座教授。此次夏先生應本系文化交流史平台之邀,蒞系演講,講題為「利瑪竇與辟佛」。夏先生分析天主教耶穌會士入華最早的佛教背景以及明末佛教重振的史實,探討天主教最初入華的文化背景,並分析利瑪竇成名後與佛教的衝突。演講十分精采,互動熱烈。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文化交流史平台工作坊──交流有道此為梯:幾個實作的取徑

文化交流史平台工作坊--交流有道此為梯:幾個實作的取徑
  • 時 間:2010.6.24
  • 地 點:臺灣大學第二行政大樓第四會議室(農化新館五樓)
  • 臺大歷史系文化交流史平台邀請三位學者蒞系演講,分別為韓琦教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講「從萊布尼茲和二進位說起—康熙時代宮廷的《易經》研究」、張先清教授(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副教授)主講「勉善規過──清代前期的天主教靈跡故事」、夏伯嘉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講座教授)主講「利瑪竇與儒家」。現場討論十分熱烈。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講座六:中世紀西方的城市:地域、政治和法律創建與結構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 時 間:2010.6.24
  • 主講人:Prof. Dr. Pierre MONNET/法國高等社科院
  • 主持人:劉巧楣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本系主辦之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邀請法國高等社科院皮埃爾.莫內先生(Prof. Dr. Pierre MONNET )演講,講題為「中世紀西方的城市:地域、政治和法律創建與結構」。講者以空間和領土、政治和法律等角度,分析西方中世紀城市史。講者認為中世紀城市建立在以盟誓為基礎的法律和記憶共同體,這個與權利和義務相關的盟誓也構成了政府統治的基礎。在此取徑下,經濟因素固然不可忽視,但城市中政治組織之正當性、理性、自治的重要性更為重要。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講座五:從法國史學(關於王國)和德國史學(關於帝國)角度看中世紀政治事實的歷史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講座五:從法國史學(關於王國)和德國史學(關於帝國)角度看中世紀政治事實的歷史
  • 時 間:2010.6.22
  • 主講人:Prof. Dr. Pierre MONNET/法國高等社科院
  • 主持人:劉巧楣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本系主辦之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邀請法國高等社科院皮埃爾.莫內先生(Prof. Dr. Pierre MONNET)演講,講題為「從法國史學(關於王國)和德國史學(關於帝國)角度看中世紀政治事實的歷史」。講者以做為繼承法德兩國S歷史學傳統中世紀史學家的立場,分別檢視法國、德國政治史研究之發展,並舉自己以歐洲視野的脈絡中重新理解1356年「金璽詔書」(Bulle d'Or)的研究為具體實例,提出中世紀歷史研究的新途徑。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蔡宗憲先生主講:重返歷史現場──咸陽、長安與洛陽等地的地理實境考察

蔡宗憲先生主講:重返歷史現場──咸陽、長安與洛陽等地的地理實境考察
  • 時 間:2010.6.18
  • 主講人:蔡宗憲/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國科會特約博士後研究學者
  • 主持人:重返歷史現場──咸陽、長安與洛陽等地的地理實境考察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本次演講係蔡宗憲先生近期實地走訪咸陽、長安、洛陽等地之後的 觀察報告。蔡先生利用大量的照片與地圖資料,並且結合相關的傳世文獻記載,對於這幾座古都的許多重要史蹟之現況加以介紹。關於這些古都作為現代城市的面貌與生活感等面向,蔡先生在本次演講中也頗談及其觀察心得與實際體驗。今昔之感,洋溢其中。 (中國中古近世史平台網頁連結
呂世浩先生主講:漢代簡牘的考古學研究──以懸泉置遺址已發表簡牘為例

呂世浩先生主講:漢代簡牘的考古學研究──以懸泉置遺址已發表簡牘為例
  • 時 間:2010.6.11
  • 主講人:呂世浩 先生/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 主持人:閻鴻中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地 點:臺大共同教室304
  • 呂世浩先生為臺大歷史學及北大考古學雙博士,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此次講演呂先生以懸泉置遺址已發表簡牘為例,從方法論的角度出發,與大家分享他如何運用考古學方法來復原簡冊,及對出土簡牘進行分型分式,並利用歷史學與考古學結合的方法,來重建漢代懸泉置的整體組織與制度。呂先生認為對出土簡牘的研究,除了文獻本身外,也必須重視其所具有考古遺物的意義,希望藉此提供同學未來從事古史研究時另一種新的角度。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李若暉先生主講:《老子》之道物──以《老子》第二十五章『周行而不殆』一語為中心

李若暉先生主講:《老子》之道物──以《老子》第二十五章『周行而不殆』一語為中心
  • 時 間:2010.6.8
  • 主講人:李若暉 先生/復旦大學哲學院教授
  • 主持人:閻鴻中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地 點:臺大普通教室402
  • 本系邀請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李若暉教授蒞系演講,講題為:「《老子》之道物──以《老子》第二十五章『周行而不殆』」一語為中心。李先生利用版本校勘、書寫刊誤、詞義考釋、異文對校等方式,分析郭店本《老子》與西漢相關論著中「周行而不殆」一語的解釋,進而闡釋《老子》道、物概念之哲學意涵。周先生分析原始文獻的方法與態度,提供哲學思想研究者不同思考面向。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袁汝儀先生主講:哈佛魔法──作者如是說

袁汝儀先生主講:哈佛魔法──作者如是說
  • 時 間:2010.6.4
  • 主講人:袁汝儀 先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
  • 主持人:閻鴻中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地 點:臺大文學院演講廳
  • 本系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袁汝儀先生演講,題目為:「哈佛魔法:作者如是說」。袁先生歷經十年的田野工作,從民族誌的研究取徑及以文化為根基的觀點,觀察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藝術教育,並由此主題延伸至哈佛大學的教育理念,如「領袖性」教育、注重使命感、多元價值觀、商議的訓練等。袁先生從不同文化觀下,剖析過去一般認為高不可攀的哈佛,並與我們習以為常的教育觀和價值觀相對比,進而反思人活著的意義及努力的目的。現場回響眾多,討論熱烈。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鄧淑蘋先生主講:古玉研究與古史解釋

鄧淑蘋先生主講:古玉研究與古史解釋
  • 時 間:2010.6.2
  • 主講人:鄧淑蘋 先生/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 主持人:閻鴻中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地 點:臺大普通教室306
  • 本系邀請長期專研古玉研究的鄧淑蘋先生蒞系演講,題目為:「古玉研究與古史解釋」。鄧先生為本系系友,目前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此次鄧先生從玉的質地、型制、紋飾和符號功能等要素開始介紹,結合文化現象發生及演變的觀念,並以數十年親身走訪海內外博物館及故宮實務經驗為例,深入展示了古玉研究與歷史解釋之間的關聯。鄧先生也以近三十年大量出土的古玉建構出新的古史解釋系統為例,提醒同學歷史解釋會不斷受到考古新發現的挑戰,期許同學勇於拓展視野及善加利用資源。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第六屆文化交流史暨方豪教授百年誕辰紀念:先驅、探索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

  • 時 間:2010.5.14-15
  •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 協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政治大學文學院、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珠海大學文學院
  • 會議地點:輔仁大學野聲樓一樓谷欣廳
張翎先生主講:我的《金山》夢:從靈感到勘景、查史、採訪、出書

張翎先生主講:我的《金山》夢:從靈感到勘景、查史、採訪、出書
  • 時 間:2010.5.11
  • 主講人:張 翎 先生/《金山》作者
  • 主持人:林維紅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地 點:臺大普通教室502
  • 張翎先生為《金山》一書作者,此次由時報總編輯林馨晴系友推薦,並於本系林維紅先生課堂上,與同學分享《金山》一書寫作起源及創作歷程。透過張先生精彩講演及珍貴照片的介紹,不僅讓大家認識19世紀中至20世紀北美華工的歷史,也讓同學瞭解文學與史學互通及差異所在,現場回響熱烈。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邱澎生先生主講:經濟有如文化:如何研究明清中國的市場演化?

 

邱澎生先生主講:經濟有如文化:如何研究明清中國的市場演化?

  • 時 間:2010.5.5
  • 主講人:邱澎生 先生/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主持人:甘懷真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地 點:臺大文 20 教室
  • 本系邀請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邱澎生先生與同學分享其研究心得。邱先生長期關注於明清經濟、法律和文化等課題,此次演講邱先生說明經濟與文化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將相關理論及概念帶入明清史研究。邱先生不僅分析既有的研究模式,也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及見解,並與今日社會所面臨的問題相互連結。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海洋史沙龍】 鮑曉鷗先生主講:研究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的活動

【海洋史沙龍】
  • 時 間:2010.4.27
  • 主講人:鮑曉鷗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 主持人:周婉窈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地 點:歷史系會議室
  • 海洋史沙龍工作團隊邀請到臺大外文系教授鮑曉鷗先生(Jose Eugenio Borao Mateo)演講。鮑先生為西班牙人,巴薩隆納自治大學歷史學博士,自 1990年代初期來臺執教,迄今近二十年。鮑先生長期關注西班牙人在臺灣(1626-1642)的歷史,此次以演講的方式與大家分享《西班牙人的臺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研究過程與心得 ,現場討論十分熱烈。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導讀五:當代歐洲中古城市文化研究:問題意識與研究取向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 時 間:2010.4.23
  • 主講人:花亦芬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 主持人:劉巧楣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地 點:歷史系會議室
  • 本場導讀邀請到德國科隆大學博士花亦芬先生主講。花先生首先概述歐洲城市發展的歷史脈絡,並比較不同時空環境下所產生的城市,最後從政治、法律、經濟、海洋史,以及非地中海區的中古、城市的精神文化向度等四個方向,分析中古城市相關研究的問題意識與研究取向 。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鄒逸麟先生主講:中國歷史時期環境變遷及其區域特徵

鄒逸麟先生主講:中國歷史時期環境變遷及其區域特徵
  • 時 間:2010.4.23
  • 主講人:鄒逸麟 先生/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
  • 主持人:閻鴻中 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地 點:文學院會議室
  • 本系邀請到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鄒逸麟先生蒞系演講。鄒教授受教於譚其驤先生,曾參與《中國歷史地圖集》編纂工作。著有《中國歷史地理概述》、《椿廬史地論稿》及多篇論文,在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上成果豐碩,涵蓋自然與人文歷史地理中的廣泛課題,近年尤其關注環境史研究,極受推重。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導讀四:從法國和德國史學分別看中世紀王國和帝國的政治事實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 時 間:2010.4.16
  • 主講人:秦曼儀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主持人:劉巧楣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地 點:文學院會議室
  • 本場導讀邀請到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歷史與文明研究所博士秦曼儀先生主講,秦先生帶領同學從比較史研究的觀點閱讀指定文章,並希望同學可以將此次閱讀的心得,於第五場導讀及本系列最後兩場講座的主講人做進一步的互動。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Reconstructing’ Tibetan Buddhism: Li Anzha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in Labrang Monastery

Reconstructing’ Tibetan Buddhism: Li Anzha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in Labrang Monastery
  • 時 間:2010.4.13
  • 主講人:羅安國 先生Dr. Andres Rodriguez/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歷史系
  • 主持人:劉巧楣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地 點:歷史系會議室
  • 羅安國 先生(Dr. Andres Rodriguez)為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博士,此次演講主題為:‘Reconstructing’Tibetan Buddhism: Li Anzha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in Labrang Monastery ,主講人分別從民國初年的現代身分認同與宗教間的關係、喇嘛教對中國現代化的態度,以及‘公民’概念和宗教間是否和諧等三個層面,探討喇嘛教在西藏現代化的角色,主講人並實際從李安宅以現代化教育帶領西藏現代化並重建喇嘛教為例,現場討論十分熱烈。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講座四:十四與十五世紀西歐的世界圖像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 時 間:2010.4.2
  • 主講人:Prof. Dr. Patrick GAUTIER DALCHE/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文獻研究與歷史中心與高等實驗學院教授
  • 主持人:劉巧楣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地 點:文學院會議室
  • 對旅行於蒙古統治下的亞洲的瞭解,聖地拉丁邦國的消失,教皇避難至亞維農,這些改變影響歐洲政治情勢,從十三世紀起,引發世界地理再現的危機,因為古代模型已不足以反映當代實況。從十四世紀初開始,西班牙地理大發現也突顯出,古典時代遺留的世界圖像確有疑問。在義大利發展的人文主義文化運動,試圖解決這些問題,既使用古代作者的作品,同時也比較地理戰略情報所包含的新條件。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講座三:中世紀地圖式再現的來源、脈絡與功能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 時 間:2010.3.30
  • 主講人:Prof. Dr. Patrick GAUTIER DALCHE/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文獻研究與歷史中心與高等實驗學院教授
  • 主持人:劉巧楣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地 點:文學院會議室
  • 上古遺產經常出現在世界地圖(mappae mundi)的地圖學之中。在三世紀與七世紀之間,我們發現在學校的框架內,上古的地理文獻被「翻譯」成地圖。這些經濟再現的心態完整性與效率,來自於中古盛期被梳理的意識型態,其過程在加洛林復興時期完成。現存大量的世界地圖,其詮釋脈絡十分多樣:學校用的解釋工具,地理戰略中的說服工具,君權的表現,這些都助長了神秘的沈思。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講座二:法蘭克世界與維京人:一個融合的歷史,九至十一世紀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 時 間:2010.3.16
  • 主講人:Prof. Dr. Mathieu ARNOUX/高等社會科學院教授
  • 主持人:劉巧楣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地 點:文學院會議室
  • 我們常認為維京人帶來的攻擊,那些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戰士,從西元800年起,使得法蘭克世界有了大變革,特別在九世紀後半,對加洛林王朝造成危機。從那幾年開始,親王與在地領主的對抗能力,常被當作封建發展的原因之一。弔詭的是,維京人的後裔,諾曼人,在十一世紀時看來像是完美地融入法蘭克世界,甚至是其中最活躍的成員之一。本次演講將介紹近年研究,其方向為重新闡釋維京人遠征與暴力,並以更貼近現實的方法分析他們的融入過程,如何使斯堪地那維亞人掌握的領土成為歐洲基督世界中的部分。諾曼第公國由維京人在西元900年左右建立,並從十世紀起,在法蘭西與英格蘭王國的歷史上扮演關鍵角色,將是本次分析的重點。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講座一:勞動在中古社會的地位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 時 間:2010.3.12
  • 主講人:Prof. Dr. Mathieu ARNOUX/高等社會科學院教授
  • 主持人:劉巧楣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地 點:文學院會議室
  • 一世紀以來,歷史學者將奴隸制度結束,視為古代末期與中古社會誕生的重要面向之一。這不僅僅與制度與社會地位的改變,還和勞動的社會關聯的轉變,並將製造活動(農業與手工業)放在社會建構的中心有關。 本次演講將介紹這個轉變的各個重要階段,特別是認識勞動者的 「秩序」(身份),此為社會承認且被政策保護的對象,並且說明這些在工作的知識與宗教再現中的轉變,如何伴隨生產組織的深層動盪而生,更普遍地說,是如何在歐洲經濟下產生的。
  • 詳細演講公告:按此連結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導讀三:歐洲近代早期認識世界的方法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 時 間:2010.3.5
  • 主講人:陳正國 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主持人:劉巧楣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地 點:歷史系會議室
  • 本場導讀邀請到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學博士陳正國先生主講。陳先生以兩篇從不同取徑討論歐洲中古世紀地圖的文章,探討歐洲近代早期認識世界的方法。本場導讀陳先生以討論的方式與在場來賓互動,並以投影片配合講解。
  • 詳細演講公告及導讀文章書目:按此連結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導讀二:十三世紀西歐的地圖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 時 間:2010.3.2
  • 主講人:劉 慧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主持人:劉巧楣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地 點:歷史系會議室
  • 本場導讀為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博士劉慧先生主講。劉先生首先以生動的說明,配合豐富的投影片,帶領與會同學深入認識中世紀古地圖。劉先生指出,中世紀古地圖不僅有傳說中的古生物、植物、故事,還包含當時有的地理資訊。因此從地圖中,可以看到中世紀的人看世界的角度,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第二階段劉先生則針對導讀文章與現場人士進行精彩的意見交流與分享。
  • 詳細演講公告及導讀文章書目:按此連結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導讀一:年鑑史家建構中世紀社會史的方法和觀點

【臺灣法國合作歐洲史講座系列】
  • 時 間:2010.2.26
  • 主講人:陳秀鳳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主持人:劉巧楣 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地 點:文學院會議室
  • 本次導讀文章為Georges Duby的「Paysans」。陳秀鳳先生首先介紹Georges Duby相關作品及研究觀點,並說明其在法國學術界的地位,接著再與現場同學就導讀文章進行深入的討論與分享。最後陳先生將Georges Duby與其他學者的觀點相互比較,讓同學對於年鑑史家建構中世紀社會史的方法和觀點有完整且深刻的認識。
  • 詳細演講公告及導讀文章書目:按此連結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製作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06319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1號  No.1, Sec. 4, Roosevelt Road, Taipei, 106319, Taiwan, R.O.C.
電話 (Phone):+886-2-33664700~5 傳真號碼 (Fax):+886-2-2362-0028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