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國立臺灣大學與韓國延世大學的東亞史研究工作坊, 8月 16、17 日於臺大歷史系會議室舉行。此交流工作坊始於 2018 年,本次為第四屆,主題是「東亞的脈動:日常與非日常的視角」。在延世大學歷史系朴敬石教授、趙元熙教授與臺灣大學歷史系呂紹理教授的帶領下,兩所學校各有四位研究生,以中國、日本與韓國為題,進行精彩發表。工作坊具體分為三大主題,包括「性別與法制」、「宗教、民俗與思想的交織」、「地方視角下的政治運作」,以多元案例探討日常和非日常與規制、思想文化乃至權力的複雜關係。
8 月 16 日上午,在臺大歷史系方震華教授和延世大學朴敬石教授簡短致詞開幕後,第一場次「性別與法制」由劉漢儀(臺大歷史系)主持。第一位發表人胡詩琪(臺大歷史系)以〈「心比天高,身為下賤」——論明末盛清私婢的身分認知轉變〉為題,說明在社會不穩定的背景中,女性如何突破規範家庭秩序的律例制度,透過日常實踐使身分向下或向上流動。胡詩琪指出,明代中葉以後許多小家庭無法維持生計,導致女性被迫進入人口市場,階級由良民下滑為婢女。但她們並未被嚴格劃分良賤的身分制度束縛,部分人能在晚明享樂風氣中,藉由技藝或手腕爭取主人寵幸,從而由婢女攀升至婢妾、妾,乃至於正妻的地位。相對於胡詩琪討論良賤之間的垂直流動,第二位發表人咸昇延(延世歷史系)以〈清代人身交易慣例以及「興販人口」案件〉為題,考察作為水平流動的良人買賣。過去學者探討清代人身交易,多從奴婢買賣課題切入;咸昇延則將目光轉向家庭史,觀察良人以交易形式在不同家庭之間的移轉。人身交易是清代中下層人民生存的重要手段,政府並未嚴格禁止,僅限制加價轉賣人口的「興販」行為。咸昇延即聚焦於此,介紹興販人口的實況與政府管制的緣由,最後指出,因人口供需高漲及法律界線模糊,興販問題終難杜絕。胡詩琪與咸昇延探討明清時期基層人民——特別是女性——迫於現實壓力,以彈性的日常實踐突破法制規定。
第三位發表人金藝臨(延世歷史系),則進一步關注 1920 年代殖民地韓國女性如何基於個人日常經驗,以更具能動性的姿態,共同形塑有關性別角色的近代啟蒙過程。以〈Female Readers’ Perception and Acceptance of Gender Roles in the 1920s Dong-A Ilbo 〈 Kajŏng Gomun 〉〉為題,金藝臨揭示,過去缺乏發聲機會的女性,以《東亞日報》「家庭顧問」專欄為媒介,討論如何克服過時的家庭規範、如何適應家庭主婦與母親的角色,甚至積極追求家庭場域以外的教育與職業可能性。女性並非只是啟蒙的客體,而有主動參與啟蒙的渴望與力量。針對三場發表,現場師生主要就案例與現象的代表性提問。如黃宥惟(臺大歷史系)回應胡詩琪,小說材料與法律文書可能是分別反映上層與中下層階級的情況;他也請教金藝臨,雜誌社會不會對女性的投書進行挑選,刻意呈現比較激烈的意見。呂紹理老師則回歸日常與非日常的脈絡,提醒同學注意案例究竟是「日常」,抑或是較容易被注意到的「非常」。此外,蔡旻遠(臺大歷史系)與李偉呈(臺大歷史系)皆留意交織性問題。前者強調殖民近代性具有二重性,韓國女性利用近代啟蒙思想對抗父權結構時,不易忽視這些思想資源來自於壓迫己國的殖民母國。後者則提示,被視為非理性的宗教信仰,或許也是韓國女性自我解放的資源之一。
|
|
|
▲發表人:左起胡詩琪、咸昇延、金藝臨 |
同日下午的「宗教、民俗與思想的交織」場次由黃宥惟主持。第一位發表人李偉呈以〈「末劫」如何成形:從1923年關東大震災看東亞現代性危機〉為題,探討非日常事件如何使末劫論述快速蔓延,而其反映出民間社會有別於現代化趨勢的何種思維。過去學者指出,部分中國人民在歐戰後質疑西方現代性,積極投入宗教;李偉呈受此啟發,認為中國人民也對日本建立的另一種現代性心存質疑,而激起反思的重要契機即是關東大地震。慘重天災發生後,世界宗教大同會創始人唐煥章的末劫論述大為流行,這顯示民間社會對世界局勢變化,有另一套感知與理解方式。李偉呈選擇非日常的天災為切入點,觀察常民社會的思維。第二位發表人金鎭佑(延世歷史系)則以〈‘Demonized’ of Folklore in 19th Century Japan - Focusing on Namahage in Oga Peninsula, Akita Prefecture〉為題,關注非日常的年節儀式,如何強化村莊的日常倫理;非日常的「生剝鬼(なまはげ)」形象變遷,又如何映照出政府形塑日常規範的意圖。金鎭佑敏銳察覺,作為日本男鹿半島(Oga Peninsula)民俗的生剝鬼,形象其實經歷過「鬼化(demonized)」的轉變。19世紀時,政府強化生剝鬼的鬼怪形象,賦予這項民俗更深刻的道德教化意涵,以利統治者於挑戰中鞏固對基層社會的控制。李偉呈與金鎭佑側重文化面向,關心非日常事件如何作為觀照社會日常的突破口。
第三位發表人蔡旻遠則採取思想史取徑,以〈「流失的政治關鍵字」:以《平民政治》為例〉為題,考察此書如何獲得「非常」的關注,被快速譯介入近代中國思想界,並最終成為「日常」使用的思想資源。蔡旻遠梳理 The American Commonwealth 一書經日譯後中譯,且書名意譯為《平民政治》的過程,並指出民友社積極翻譯該書,與傾向保守、共和的政治立場密切相關。該書曾於近代中國思想界引起廣泛關注,但因為在一些人的理解中,「平民政治」可能有「眾愚政治」之憂,加以左派人士逐漸奪得詮釋「平民政治」的話語權,該書最終仍淡出近代中國思想界。現場師生對本場次三場發表顯露高度興趣,討論熱烈。朴敬石教授則期許發表人於精密個案分析之上進一步呈現大脈絡的轉變,觀察日常與非日常的辯證中,新的日常如何形成。朴教授也提示李偉呈,或可將情感史脈絡納入對關東大地震集體恐慌的討論,並鼓勵蔡旻遠思考研究課題與當今現實政治的關係。
8 月 17 日上午的「地方視角下的政治運作」場次由劉得佑(臺大歷史系)主持。第一位發表人施厚羽(臺大歷史系)以〈築城記中的權力與景觀——以唐末高駢築成都羅城為中心〉為題,探討對於築城這一「非常」事件的書寫,如何折射出朝廷與藩鎮間日常權力關係的隱微變化。有關 876 年西川節度使高駢建成都羅城一事,朝廷與西川藩鎮雙方共製造七份文本。以這些文本的撰寫、刻碑時間與敘述策略為線索,施厚羽指出,儘管雙方文本皆強調築城為重要政績,但可見朝廷對此事態度微妙,高駢則致力宣示自己的力量,兩者關係富有張力。不同於施厚羽關注單一「非常」事件背後的豐富意涵,工作坊最後一位發表人張宰境(延世歷史系)聚焦於「非日常」的驛傳賽事,如何融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並反映何種社會文化。以〈The emergence of Hakone Ekiden - Japanese Transformation of Marathon and Amateurism -〉為題,張宰境勾勒西方田徑運動融合傳統驛馬制度元素後,被成功轉化為驛傳賽事,進而風行全國的過程。張宰境也揭示,始於1920年的「箱根驛傳(はこね えきでん)」雖強調具有日常性質的「業餘精神」,以維護榮譽與公平性,實際上卻排除勞工階級參與,顯示出日本社會菁英主義的一面。本場次引發踴躍討論,現場師生嘗試綜合此前兩場次的關懷,使最後兩個個案的分析層次更為豐富。如施厚羽從性別的脈絡出發詢問張宰境,具有排他性的「箱根驛傳」,對於女性參與馬拉松抱持何種立場,背後意涵又為何;劉漢儀則將殖民的面向納入思考,建議張宰境觀察殖民地報刊如何描寫驛傳賽事進行的地點及其他資訊,或可從而探討,日本政府如何藉由這項比賽,讓殖民地人民認識與記憶日本的國土。
在熱烈討論中,本次工作坊進入尾聲。延世大學朴敬石教授與趙元熙教授致詞,感謝同學精彩的發表以及工作人員的協助。臺灣大學呂紹理教授首先感謝臺大中文系博士班任洧廷同學和延世大學博士班咸昇延同學的口譯,以及承辦工作坊同學們的辛勞。接著借用社會學家 Anthony Giddens 與 Henri Lefebvre 的理論,將各場發表內容重新安放於工作坊主題的脈絡中。呂教授精闢總結道,日常與非日常經驗的辨識,深受身體的在場與不在場影響,故家庭或地方社會是形塑日常的關鍵場域;另一方面,不同社會文化的場域會形成另一套對日常與非日常的理解。當近現代報刊或印刷書籍等媒介,將其他場域的理解傳播到另一場域,使人們於不在場的情況下知識得到擴展,某個時空原先的日常可能被轉而視為非常,反之亦然。此外,正如朴敬石教授所提示,日常與非日常原先即存在辯證關係,會隨時間而變化。由此觀之,八位同學的發表確實從場域、媒介、研究方法等不同角度,呼應工作坊主題——「東亞的脈動:日常與非日常的視角」。2024年東亞史研究工作坊至此圓滿結束,兩校師生於知識與情誼上均有許多收穫,共同期盼下次交流的到來。
▲ 延世大學歷史系師生與本系師生於會前合影 |
※ 圖片皆為黃宥惟(臺大歷史系博士生)、劉漢儀(臺大歷史系博士生)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