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宣(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前言
「104年全國歷史學門主管會議」的四項主題為(一)成果報告;(二)前瞻、新興議題之規劃;(三)期刊評比中,歷史學門面對的問題;(四)歷史學未來發展。上午場為科技部歷史學門重點支持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臺灣歷史學社群公共網站計畫
臺大歷史系甘懷真教授(以下發言學者敬稱省略),首先報告「臺灣歷史學社群公共網站計畫」(WTHC@NSC)。該計畫源起為101年4月國科會歷史學門召開全國歷史系所主管會議之決議,目的是成立臺灣歷史學者的學術社群,建立蒐集資料、訊息互通的資源平臺。計畫現已結束,以簡單的人力維持運作。
甘懷真指出,原初的構想是藉由公共社群網站,連結臺灣的歷史學家,虛擬一線上臺灣歷史學研究社群。並配合研究現狀進行e-research,即通過網站聯繫各類數據、資訊,互通訊息。先由臺灣各學術社群各自進行,再嘗試由下而上,形成一個公共社群網站。使臺灣內部或外部的學者,能夠通過網站了解臺灣的研究現況,甚至進一步認識個別學者的研究。此計畫基礎是建立在個別的學術社群的發展程度,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臺灣歷史學術研究社群對網路資源使用至何種程度,倘若鮮少使用,則本計畫就很難進行。經費運用方面,主要以一個月6000元聘任兼任助理,支用3至5萬元的電腦設備運作,架構「臺灣歷史學社群公共網站」,並發行電子報。經費大抵用於聘任助理,維持發行電子報,經營網站,並以facebook作為媒介。 |
▲臺大歷史系甘懷真教授
|
最初邀請的學術社群為史料研讀類型的社群,如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身體與文明研究中心、中西檔案館藏清代檔案讀書會、中國中古墓誌銘讀書會、上古秦漢史讀書會;後來擴及世界史研習營、早期中國史研究、史原。以前述網站架構、合作對象為基礎,持續更新、分享訊息。本計畫所分享的內容,主要有七大類型:公告各社群的會議訊息、社群內部的研究成果、研究心得分享、研究社群介紹與邀稿訊息、新書介紹、短篇學術文章分享、歷史研究與社會文化的結合。
該計畫遭遇的首要困難為經費,網站建置及持續更新皆所費不貲。經營個人的facebook雖然簡單方便,若放在建設公共社群的視野下,則變得困難重重。其次,目前臺灣的歷史學社群建置是以系所為單位,以問題為導向、跨系所的研究社群似乎不多,且未必有公開分享資訊的意願,這也是執行計畫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目前仍維持facebook的更新。甘懷真指出社群網絡之經營與學術研究之間,似乎還是得靠個別研究者,主動由下而上方能收其成效。
大眾史學的理論與實踐
臺師大文學院院長陳登武接著報告「大眾史學的理論與實踐」。此肇因於101年全國歷史學門主管會議曾討論歷史學所面臨的困境,如社會責任、如何因應學生面臨的挑戰。後來由當時臺北市立大學史地系主任張弘毅提出發想,討論大眾史學相關研究。
以當時成大歷史系主任陳恒安、東華大學歷史系主任陳進金、臺北大學歷史系主任陳俊強、張弘毅(102年轉任該校圖書館館長)、陳登武、臺師大歷史系名譽教授吳文星,組成六人團隊,執行六個子計畫:大眾史學的理論分析、大眾史學現況調查研究:歐美篇、大眾史學現況調查研究:日本篇、大眾史學現況調查研究:港澳篇、大眾史學現況調查研究:國內篇、應用史學產學合作與「實習課程」規劃與現況調查。由陳登武代表報告計畫成果。 |
▲臺師大文學院院長陳登武教授
|
張弘毅負責「大眾史學的理論分析」子計畫。他指出大眾史學中的「大眾」一詞的定義有三個特徵:public、popular、people。大眾史學的概念形成後,美國歷史學界透過創立大眾史學學程,推廣大眾史學的內涵,並訓練學生於學院外就業時所需能力,如政府部門、私人企業、媒體、歷史學會和博物館,或是跨學科的統整訓練與運用,即投身公共領域的實務經驗。學程主要聚焦在四大領域:公共政策、社區、商業史、大眾記憶與歷史。
大眾史學已改變傳統史學的範疇、思維與影響力。大眾史學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中具多元面向,在專業史學外還需要透過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如博物館學家、政府和商業歷史學家、歷史顧問、檔案保管員、文化資源管理者、影視傳媒製作人、政策顧問、口述史學家。對大眾史學感興趣的教師和學生,均為推動大眾史學之社群,都可以是歷史學系的教育目標所要培養與訓練的人才。
陳恒安負責大眾史學現況調查研究:歐美篇,他指出在德國已不再強調如何研究或撰寫過去,而注意到應聚焦於公眾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有用以及重要的過去。若要從大眾史學或應用史學發展中,指出新學術實踐的優、缺點,則其優點在於關注學術歷史與社會的關係;促進歷史理論,歷史哲學反省;促進思考歷史學系畢業生的發展機會(或挑戰)。缺點則是由於仍在摸索、發展階段,理論化程度遠遠不足。目前理論大多源自口述史、物質文化、視覺文化、空間理論、博物館學、溝通理論、文化、社會記憶理論、歷史社會學等。若以實踐成果,則可看到多元的研究與實踐方法、議題呈現、媒介使用。
吳文星負責日本篇。日本在大學歷史系設立之初,就注意到高度實踐性的學問,如史料或大眾歷史書寫的學科知識,包括考古學、文書學、歷史地理學、古泉學等,從而關注地方史料的書寫與保存。此亦是日本大眾歷史學所重視的面向。歷史系學生透過前述訓練,畢業時應已具備在社會上工作的知識與能力。
陳俊強負責香港篇。香港中文大學為加強學生的實務能力,增加若干公眾史學領域科目,如2004年開辦「比較及公眾歷史」文學碩士課程。推動公眾史學,在香港與臺灣之差異,前者目的在於推廣與普及歷史知識,教學對象主要為非歷史系之大眾,後者所發展的應用史學、大眾史學,對象似乎均為歷史系學生。港、臺雙方各自注意到大眾史學的不同面向,發展出不同關懷。
陳登武負責國內篇。就大眾史學的課程或學程開設而論,臺灣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有應用史學學分學程,東華大學則有全校性的學程制,嘉義大學史地系則已改名為應用史學系,成為國內目前唯一以此命名的科系。歷史學的應用面向,則大致可區分如下:(一)撰寫當代歷史、(二)影視與文學、(三)觀光導覽、(四)檔案管理與博物館、(五)文化工作。
陳進金以東華大學歷史系、華文學系、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合作之「文化創意產業學程」為例,東華歷史系於103年暑假所實施之實習課程,其有完整辦法、與實習機構的合作契約、實習時程、教授訪視、實習成果檢討與發表會等,此或可成為各校歷史學系發展應用史學之參考。
陳登武在此計畫提出,歷史學界須能夠進一步凝聚共識、探討發展的可能性。首先,應建立大眾史學學會,以凝聚學界共識與面對現實環境挑戰。其次,培養學生多元史學應用之能力,使其足以從事大眾史學工作。再者,則是擴大內需,深耕大眾歷史意識。最後,配合教育部課程分流的概念,將課程分為實務型課程和學術型課程,落實到碩士班課程。
近世閩南文化研習營:田野與文獻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鴻泰報告題目為「近世閩南文化研習營:田野與文獻」。此計畫始於99年,時任史語所研究員的李孝悌,兼任國科會歷史學門召集人,提出歷史學結合田野文獻之構想。時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教授的王鴻泰因研究領域相近,與華南學派有所交流,曾參與華南學派的歷史人類學會議,較理解該學派研究理念,便由其向國科會提出研究計畫。
前兩年與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鄭振滿教授及其子弟兵合作,後兩年與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陳春聲教授合作,最初以閩南為主要空間範圍的主題顯然已不合適,故改名為田野文獻研習營,範圍則擴大至南中國海地區。這也呼應最初希望從海洋的視野觀察中國,從不同的角度考慮臺灣與中國的關係。
該計畫企圖帶給臺灣不同的歷史學操作方式,以及多元面向的刺激。以研習營形式與華南學派合作的理由在於,藉由其田野調查方法與民間文獻解讀經驗,使臺灣年輕學者能進一步認識華南學派的研究取徑、史學操作方式,突破過去臺灣史學研究偏重文字資料的傳統。透過在田野中解讀文獻,建立歷史學研究中的現實感。王鴻泰指出,研習營的經驗使其能深入認識中國基層社會、邊緣地區之行政運作,並啟發其對臺灣史的理解,透過臺灣史理解中國。
研習營招收的學員限定為碩士班二年級以上,報名人數逐年增加,營隊為期12天,國科會經費用於臺灣學生。活動開始前便將地方志、地方碑刻等文獻編入讀本,讓學員閱讀,便於在活動期間進行分組討論與綜合討論。並在稍後田野中,對讀文獻與碑刻銘文。除了文本閱讀、實地田野考察、分組討論、小組競爭外,最後必須撰寫分組報告,並上傳至網路。該計畫遭遇的困難在於,跨校、跨海的合作活動,牽涉大陸學者出入境問題,申請流程繁複,且無前例可循,往往導致既有規劃異動。其次,團體行動過程中,常有臨時狀況,例如原定討論場地太小,需要更換場地而有額外開支。然而,依據政府採購法,金額超過新臺幣10萬元即需公開招標,營隊期間大團體住宿或場地租用若據法令公開招標,往往窒礙難行。
研習營的目的並不是要學生複製華南學派的取徑,而是希望刺激、強迫學生在田野考察的觀摩中,嫻熟歷史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及操作方式,開拓新的視野,敏銳地在田野發掘新史料,從而能有新意地解讀文獻,提出史學解釋。
培育年輕學者卓越研究能力計畫——游於藝:13至14世紀士人的文化活動與人際網絡
該計畫主持人為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講座教授黃寬重,報告者為臺大歷史系副教授許雅惠。該計畫呼應新政治史以政治文化作為跨領域整合的企圖,結合宋史與藝術史研究者,透過閱讀原典、定期聚會,並邀請相關領域學者演講的形式,推動研究,並在此基礎上與國際學界合作交流。
過去對宋元時期的研究中,以社會、政治、經濟為主,較未著墨於文化層面,史料則少見使用出土文物,是故這次研究聚焦在文化領域,以幾位年輕學者為主進行討論 。計畫執行時間為3年,召開13次定期聚會,其中7次邀請國內外重要學者進行學術演講與交流。本計畫參與者皆最少參加過3次學術會議,並於最後主辦國際學術會議。本計畫於103年夏天結束。
研究取徑以士人為主體,探討南宋士人的多元文化活動與價值觀 、蒙元時期士人文化活動型態與南宋士人有何異同,以及其與中國文化發展的關係;亦企圖將大的政治局勢從背景 帶回文化與社會的討論中。此研究的推動亦兼顧國際合作與跨領域人才培育,每位參與者於執行期間就自己探討的題目,定期會議報告。此外,每人至少選讀宋、元二本文集,作為相互學習、共同討論之基礎。
該計畫成員先後組隊出席7次重要國際會議。首先,參與「南宋『徐謂禮文書』學術研討會」。其次,則全體(6人)出席日本宋史研究會的夏合宿,論文經審查後有5篇被譯為日文,收入《中国伝統社会への視角》,由汲古書院於104年出版。也至中國北京大學參加「宋代政治史研究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希望跳脫傳統政治史框架,宋代士人不僅參 與政治活動,也投入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政治與文化間的關係緊密。103年,許雅惠與廖咸惠至美國哈佛大學參加「9至15世紀的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除此之外,先後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演講,如藝術史方面的權威、史語所特聘研究員石守謙,及美國、日本的研究者。也邀請考古學方面的專家,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嘉勵,介紹浙江宋代考古概況、出土墓葬碑文等。
最後,於104年6月於長庚大學舉辦「游於藝:13至14世紀士人的文化活動與人際網絡」國際學術研討會,計有23篇論文,為跨斷代、跨文史藝術及跨國的學術會議。這場學術研討會主要有三個關鍵詞:士人、文化活動及人際網絡。各場次主題為: 「社交網絡」,研究方法主要是透過藝術活動、書信等交通媒介,探索當時士人的人際網絡;「華北社會」,研究對象不限於士人;「知識建構」;「文化交流」。
承前述研究,人際網絡 分為三大類:(一)人際網絡存在不同類型,如地區(華北、陝西)、家族、身分認同(如士人)、宗教。(二)網絡的交流媒介,如書寫、詩卷、題跋、書畫。士人具體以何種活動建立網絡。(三)士人網絡與宗教網絡可能存在的交集。
許雅惠執行該計畫期間,聘用助理初步整理宋遼金元的考古資料,四千多筆資料目前已掌握兩千多筆,主要對宋代為主的墓葬進行整理,並找出其座標,顯示在GIS地圖。其他類型的考古資料尚有城址、窖藏等。這批資料該如何運用,仍有待進一步分析。此外,許雅惠也著手整理部分金墓,墓誌與地卷、印章與官制,以及出土地與官職的關係,皆是未來可以注意的面向。
許雅惠指出,這個計畫確實提供年輕學者資源進行研究。在此過程中,無論是出國開會或 邀請學者來臺演講,皆使臺灣學界與海外形成更緊密的關係,甚至創造將來合作的可能。
綜合討論
上午場綜合討論涉及的議題,主要為數位人文學、系所經費申請、研習營交流活動的設計與運作、課程改革、大眾史學。史語所研究員林富士(101-103年擔任科技部歷史學門召集人)指出,目前科技部正在徵求數位人文學方面的整合型計畫,需有三個子計畫,如開發資料庫、研究特定議題等,105年2月底截止。其願意在數位科技與人文研究方面,提供合理範圍內的建議與幫助。
黃寬重身兼科技部歷史學門召集人,建議歷史學界應該更積極向外爭取資源。他指出據陳登武的報告,學校似乎還是強勢主導資源分配,以應用性強的科系為主申請資源,如此整體效果一定不佳。應該注意其他資源,不應等待教育部,假使內部不改變,僅憑申請計畫推動,效果可能有限。
在研習營交流活動的設計與運作方面,臺師大臺史所所長張素玢指出,最近幾年華南學派的教授親自跑遍臺灣各歷史系所講演,反觀臺灣方面並未有展現自身的研究成果與能力。建議應設計課程讓對岸有機會參與交流,不過辦理相關交流活動的問題在於,要如何規劃能夠累積經驗的長期計 畫,並爭取一系列的長期補助?
林富士在回應中指出,首先,國內這類研習營不少,如史語所研習營屬長期,每年均有其主題,王鴻泰先生或李孝悌先生規劃的營隊,則是鎖定特定研究途徑、特色,逐年申請。經費方面,科技部這方面的經費已歸臺大人社中心,目前皆僅能逐年個別申請,如史語所研習營亦是如此。建議與蔣經國基金會合作,其便支持史語所舉辦的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其次,過去史語所人類學門有嘗試發展歷史人類學,能追溯至凌純聲先生、芮逸夫先生,目前則是王明珂先生與我,但未有組織化的發展。中研院民族所1980年代以降轉向與歷史學的結合。臺灣方面並無舉辦學會、期刊,各自單打獨鬥。此外,新的歷史學者研究時代愈晚,就面臨愈多挑戰,田野工作益顯重要,是故臺灣與對岸的合作是必要的。臺灣歷史學無學會支持,不似歐美有完整建置,可以募款、長期規劃,需替活動尋找穩定的經費來源, 不能僅依靠科技部。
|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林富士老師 |
王鴻泰主要有兩點建議。首先,營隊需有臺灣學者加入,臺灣學術才有向大陸輸出之基礎。其次,可考慮向蔣經國基金會申請經費,其經費較國科會經費容易調度。以他辦活動的經驗,曾有因住宿旅館額外的場地費過於昂貴,而需臨時勞師動眾轉移地點。
在大眾史學方面,則是東吳大學歷史系主任林慈淑、陳登武、黃寬重與文化大學史學系主任韓桂華對話。林慈淑表示,東吳歷史系於89年即開設大眾史學、公眾史學課程,假使如陳登武先生的報告所述,公眾史學目前仍處研究探討的階段,那麼接下來該往何處走,如何落實在課程設計、教學以及成果檢驗,有無更進一步的可能性。
林富士指出,教育部預計推動的「未來大學計畫」與「大學學習生態計畫」,實際上便是 回應林慈淑先生 。「未來大學計畫」即打破校內現有體制,自行規劃學程、學院。「大學學習生態計畫」則是以院為單位向學校提出,經校長同意後執行。二者經費不少於5百萬。
黃寬重指出,陳登武的報告是在探討、整理,各校則是已分頭實際進行,彼此尚無聯繫, 或可爭取經費一次性地舉辦會議討論。然而,其無法承諾後續支援經費,理由在於偏 向教學型的計畫 很難向科技部爭取經費。韓桂華指出,文化大學史學系計畫明年(105年)召開史學與實務應用相關會議,也已發函通知各大學歷史系,希望互相交流,進行小規模的討論,借鏡彼此經驗。其對陳登武的計畫成果報告很感興趣,尤其在東華大學實習課程方面。陳登武指出,其計畫最後階段原為產出,並召開國際學術會議,因為經費問題而取消。在成果報告出版、國際會議之外,實務課程規劃確有其困難,難有額外人力支援。關於實習課程的部分,104年時臺師大歷史系主任陳秀鳳已通過在校學生應用實習的辦法,並與業界形成初步合作。 |
▲科技部歷史學門召集人黃寬重教授
|
黃寬重建議,在進行實務前召開國際會議意義不大,僅是累積經驗並無法實踐。各校對於大眾史學的實務應用,應先進行至少三年之後再檢討。另一方面,不能僅從外面接受改變,應考慮多元而非單一標準,按照各校實際狀況進行調整。
back to top
|